1957
logo-1957
1960
1978
1979
logo-1979
1986
1987
logo-1987
1990
1992
1993
1996
1997
2001
2002
logo-2002
2003
2005
2006
2007
2008
2009-2010
2010
2011
2012
2013
2014
logo-2014
2015
2016
logo-2016
1957
1957
港專的前身,全港首間提供業餘工業教育的民辦院校 - 旺角工人夜校成立。
1960
1960
當時旺角工人夜校已洞悉工業發展,率先開辦車床打磨、電工、汽車維修三大支柱培訓課程,協助勞動階層掌握一技之長。
1978
1978
七十年代起,青年工人逐漸重視教育水平,工餘進修日趨迫切。因此,旺角工人夜校開辦中一至中三課程,並規劃用三年時間,籌辦中四及中五課程,正式邁向中學教育。
1979
1979
工業技術日新月異,社會開始重視專業技能,旺角工人夜校因而開辦第一個海外專業學會備試課程 - 電訊技術員課程。修畢學員可應考英國倫敦城市工聯學會(City &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)的電訊技術員考試,學歷屬國際認可,為會考成績未如理想的青年提供新希望。
1986
1986
旺角工人夜校大力擴展專業學會備試課程,延伸至如公司秘書、電子電機工程、簿記及會計、電腦等、英語等行業。此外又提升辦學層次,從預科至相當於學士學位程度。課程提供多個入學點,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有機會登上大學之門或投身專業,此模式可說是香港最早推行的「資歷架構」。
1987
1987
面對時代的轉變,由以往著重基礎文化知識,轉為專業資格進修,旺角工人夜校正式改名為「香港專業進修學校」。
1990
1990
港專設立「專業進修資料服務中心」(ISCOPS),為市民提供專業學會和公開考試的免費資料及諮詢服務,協助市民尋求最合適的專業進修途徑。
1992
1992-1
港府成立再訓練課程試驗計劃, 是現時再培訓計劃的前身, 本校是唯一非公營機構,接受港府委託為法定訓練機構,首個開辦之課程為「中文資料輸入操作訓練課程」,除注重技能培訓,更最早引入社工提供轉業心理輔導,配套全面,成為當時培訓課程的先驅。
1992-2
隨著僱員再培訓局成立,港專隨即成為該局首批認可培訓機構之一。
1993
1993-1
因應香港回歸,為培育中港兩地的通用人才,港專與國內多所院校、機構合作,在本港開辦中國課程。
1993-2
獲國家教育員委會批准,廣東省自學考試委員會委託,港專在港獨家辦理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」,港澳台人士及海外華僑可在港參與考試,考取等同國內大學的同等學歷。
1996
1996-1
增設西洋菜街校舍,成立「香港專業進修學校(旺角)」,開辦適合中五或中七畢業生修讀的全日制文憑課程。
1996-2
成立「香港專業進修高等學院」,開辦海外院校學歷的學士和碩士課程,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升學階梯。自此港專踏上了大專路。
1996-3
港專開辦的再培訓課程大受歡迎,位於亞皆老街的全新培訓中心開幕,以應付每年收生達5,000人的需求。
1997
1997
首創自資的再培訓資源中心,獲再培訓局肯定和資助,成為全港首個、也是當時唯一的資源中心。
2001
2001
配合政府於2000年提出擴闊專上教育學額的政策,港專銳意發展專上教育,開辦首批獲政府認可的高級文憑課程。
2002
2002
隨著港專邁向專上教育,徽號亦與時並進。新校徽保留以「工」字為主體的特徵,有勁地躍起的箭咀及鮮明的橙色充滿朝氣和活力,附以「專業辦學,希望所在」為口號,標誌港專的新發展。
2003
2003
獲教育統籌局委任,接辦九龍及港島區19所官立夜校的成人夜校課程,包括夜中學、英文專修班及成人基礎教育課程,「港專成人教育中心」正式成立。
2005
2005-1
鑑於全日制課程人數不斷上升,發展愈見規模,課室不敷應用,港專增設紅磡都會校舍,為學生提供完善學習設施。
2005-2
為配合政府新推行的資歷架構,港專推出全港首創、政府認可的「通用文憑課程」,資歷等同中學會考五科及格,專為失意於中五會考或完成中四的學生而設,完成課程後可銜接相關高級文憑課程,提供一條在主流學制以外,取得更高學歷的途徑。
2005-3
港專繼續獲教育統籌局委任,除開辦九龍及香港區的成人夜校課程,更伸延至新界區,成為全港唯一獲政府委託開辦資助成人夜中學課程的辦學機構,足證本校在持續教育的成就獲得認同。
2005-4
由本港不同範疇的專業團體組成的香港專業議會成立,港專及專業進修資料服務中心擔任議會的秘書處,除日常會務外,亦協助舉辦各類持續進修講座、內地交流團等,促進香港專業團體及內地的聯繫,為兩地人才發展作出貢獻。
2006
2006
首辦全港青年歌唱大賽(後名為「全港中學校際歌唱大賽」),為青年人提供發揮潛能、展現自信的平台,比賽大受歡迎,往後每年的參賽學生數目遞增,成為中學界年度盛事。
2007
2007
港專成立50周年金禧校慶,除舉辦了連串慶祝活動,並以「匯通.卓越.大專路」為校慶口號,銳意為本港培育優秀人才,並朝向大專發展的路徑而努力。
2008
2008-1
3-3-4新高中學制推行下,全日制副學位學生人數不斷遞增,加上政府重點發展教育產業,故港專積極擴展校舍規模,首間設於港島區的銅鑼灣校舍正式開幕。
2008-2
為幫助校內學生打好語文基礎,港專構思於銅鑼灣校舍發展嶄新語言中心,提供優質配套,提高同學對語文興趣,計劃成功獲教育局「質素提升津貼計劃」撥款資助港幣165萬元。
2009-2010
2009
獲政府批准,撥出馬鞍山空置校舍予港專開辦專上課程,成為港專首間專為高等教育而設的獨立校園。隨後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680萬翻新校舍,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及嶄新的學習設施。校舍命名為「港專賽馬會馬鞍山校園」,於2010年正式啟用。
2010
2010
港專的教學理念獲慧妍雅集欣賞及認同,並獲捐資140萬翻新何文田校舍,命名為「港專慧妍雅集大專教學樓」,為毅進計劃及通用文憑學生優化學習環境及配套設施。
2011
2011-1
為推動社會科學研究,探討社會問題,成立「港專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」,舉辦公開講座、學術研究等,首個系列講座探討香港居住問題,邀請到唐英年及梁振英先生首次同台論述未來房屋政策,成為全城熱話。
2011-2
港專開辦首個博士課程,進一步提升辦學層次。
2012
32a_2012
配合新高中學制及雙班年,港專開辦專科文憑課程,為失意於中學文憑試的考生提供多元出路,修畢課程後可銜接高級文憑,繼續升學。
2012
港專文福道校舍於2012年9月正式啟用。為配合個別課程設計,校舍增設多項嶄新的教學設施,包括Art Studio、Cisco Lab、Mac Lab、Computer Server Rooms、健身室及籃球場,全面提升同學的學習效能。
2013
2013
再獲政府教育局分配位於馬鞍山空置校舍開辦學位及專上課程,於2015年正式啟用。
2014
2014-1
成功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根據香港法例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批准港專學院的註冊; 目前,連同公立大學本地只有二十所可以頒授學位的院校。
2014-2
再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$4,480萬元,發展本科教育。馬會的撥款包括協助馬鞍山新校舍進行改建工程及開展「港專賽馬會服務學習計劃」。新校舍將命名為「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」,而校舍大樓則命名為「港專賽馬會大樓」。
2014-3
成立「港專學院」,發展重心在學士課程,並以社會科學為重點,矢志成為一所學生首選的以社會科學為重點的本科學院,並推出首個自授學士學位 - 「社會發展研究(榮譽)社會科學學士課程」。
2015
2015-1
舉辦港專本科校園遊蹤賽暨港專本科校園拓展計劃啟動禮,為雙子校園的拓展籌募經費,為學生塑造更佳的校園環境及學習氛圍。
2015-2
「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」正式投入使用,標誌著港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「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」與「港專賽馬會馬鞍山校園」相距只有兩、三分鐘的步程,造就了港專別具特色的雙子校園。「雙子校園」提供多項針對學科需要的教學設施,例如模擬機艙、模擬酒店客房、運動及健身中心、餐飲訓練中心、專業錄影廠、創意媒體工作室、綜藝館、語言中心、學生中心、電腦中心,培育學生成為職業專才。
2016
2016
港專成立60周年鑽禧校慶啟動禮,以「職業專才教育60年」為校慶口號,展現港專不斷開創職業專才教育先河,為青年提供出路的教育成果,並朝向專業進修大學的發展路徑而努力。
1957
logo-1957
1957
港專的前身,全港首間提供業餘工業教育的民辦院校 - 旺角工人夜校成立。
1960
1960
當時旺角工人夜校已洞悉工業發展,率先開辦車床打磨、電工、汽車維修三大支柱培訓課程,協助勞動階層掌握一技之長。
1978
1978
七十年代起,青年工人逐漸重視教育水平,工餘進修日趨迫切。因此,旺角工人夜校開辦中一至中三課程,並規劃用三年時間,籌辦中四及中五課程,正式邁向中學教育。
1979
logo-1979
1979
工業技術日新月異,社會開始重視專業技能,旺角工人夜校因而開辦第一個海外專業學會備試課程 - 電訊技術員課程。修畢學員可應考英國倫敦城市工聯學會(City &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)的電訊技術員考試,學歷屬國際認可,為會考成績未如理想的青年提供新希望。
1986
1986
旺角工人夜校大力擴展專業學會備試課程,延伸至如公司秘書、電子電機工程、簿記及會計、電腦等、英語等行業。此外又提升辦學層次,從預科至相當於學士學位程度。課程提供多個入學點,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有機會登上大學之門或投身專業,此模式可說是香港最早推行的「資歷架構」。
1987
logo-1987
1987
面對時代的轉變,由以往著重基礎文化知識,轉為專業資格進修,旺角工人夜校正式改名為「香港專業進修學校」。
1990
1990
港專設立「專業進修資料服務中心」(ISCOPS),為市民提供專業學會和公開考試的免費資料及諮詢服務,協助市民尋求最合適的專業進修途徑。
1992
1992-1
港府成立再訓練課程試驗計劃, 是現時再培訓計劃的前身, 本校是唯一非公營機構,接受港府委託為法定訓練機構,首個開辦之課程為「中文資料輸入操作訓練課程」,除注重技能培訓,更最早引入社工提供轉業心理輔導,配套全面,成為當時培訓課程的先驅。
1992-2
隨著僱員再培訓局成立,港專隨即成為該局首批認可培訓機構之一。
1993
1993-1
因應香港回歸,為培育中港兩地的通用人才,港專與國內多所院校、機構合作,在本港開辦中國課程。
1993-2
獲國家教育員委會批准,廣東省自學考試委員會委託,港專在港獨家辦理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」,港澳台人士及海外華僑可在港參與考試,考取等同國內大學的同等學歷。
1996
1996-1
增設西洋菜街校舍,成立「香港專業進修學校(旺角)」,開辦適合中五或中七畢業生修讀的全日制文憑課程。
1996-2
成立「香港專業進修高等學院」,開辦海外院校學歷的學士和碩士課程,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升學階梯。自此港專踏上了大專路。
1996-3
港專開辦的再培訓課程大受歡迎,位於亞皆老街的全新培訓中心開幕,以應付每年收生達5,000人的需求。
1997
1997
首創自資的再培訓資源中心,獲再培訓局肯定和資助,成為全港首個、也是當時唯一的資源中心。
2001
2001
配合政府於2000年提出擴闊專上教育學額的政策,港專銳意發展專上教育,開辦首批獲政府認可的高級文憑課程。
2002
logo-2002
2002
隨著港專邁向專上教育,徽號亦與時並進。新校徽保留以「工」字為主體的特徵,有勁地躍起的箭咀及鮮明的橙色充滿朝氣和活力,附以「專業辦學,希望所在」為口號,標誌港專的新發展。
2003
2003
獲教育統籌局委任,接辦九龍及港島區19所官立夜校的成人夜校課程,包括夜中學、英文專修班及成人基礎教育課程,「港專成人教育中心」正式成立。
2005
2005-1
鑑於全日制課程人數不斷上升,發展愈見規模,課室不敷應用,港專增設紅磡都會校舍,為學生提供完善學習設施。
2005-2
為配合政府新推行的資歷架構,港專推出全港首創、政府認可的「通用文憑課程」,資歷等同中學會考五科及格,專為失意於中五會考或完成中四的學生而設,完成課程後可銜接相關高級文憑課程,提供一條在主流學制以外,取得更高學歷的途徑。
2005-3
港專繼續獲教育統籌局委任,除開辦九龍及香港區的成人夜校課程,更伸延至新界區,成為全港唯一獲政府委託開辦資助成人夜中學課程的辦學機構,足證本校在持續教育的成就獲得認同。
2005-4
由本港不同範疇的專業團體組成的香港專業議會成立,港專及專業進修資料服務中心擔任議會的秘書處,除日常會務外,亦協助舉辦各類持續進修講座、內地交流團等,促進香港專業團體及內地的聯繫,為兩地人才發展作出貢獻。
2006
2006
首辦全港青年歌唱大賽(後名為「全港中學校際歌唱大賽」),為青年人提供發揮潛能、展現自信的平台,比賽大受歡迎,往後每年的參賽學生數目遞增,成為中學界年度盛事。
2007
2007
港專成立50周年金禧校慶,除舉辦了連串慶祝活動,並以「匯通.卓越.大專路」為校慶口號,銳意為本港培育優秀人才,並朝向大專發展的路徑而努力。
2008
2008-1
3-3-4新高中學制推行下,全日制副學位學生人數不斷遞增,加上政府重點發展教育產業,故港專積極擴展校舍規模,首間設於港島區的銅鑼灣校舍正式開幕。
2008-2
為幫助校內學生打好語文基礎,港專構思於銅鑼灣校舍發展嶄新語言中心,提供優質配套,提高同學對語文興趣,計劃成功獲教育局「質素提升津貼計劃」撥款資助港幣165萬元。
2009-2010
2009
獲政府批准,撥出馬鞍山空置校舍予港專開辦專上課程,成為港專首間專為高等教育而設的獨立校園。隨後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680萬翻新校舍,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及嶄新的學習設施。校舍命名為「港專賽馬會馬鞍山校園」,於2010年正式啟用。
2010
2010
港專的教學理念獲慧妍雅集欣賞及認同,並獲捐資140萬翻新何文田校舍,命名為「港專慧妍雅集大專教學樓」,為毅進計劃及通用文憑學生優化學習環境及配套設施。
2011
2011-1
為推動社會科學研究,探討社會問題,成立「港專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」,舉辦公開講座、學術研究等,首個系列講座探討香港居住問題,邀請到唐英年及梁振英先生首次同台論述未來房屋政策,成為全城熱話。
2011-2
港專開辦首個博士課程,進一步提升辦學層次。
2012
32a_2012
配合新高中學制及雙班年,港專開辦專科文憑課程,為失意於中學文憑試的考生提供多元出路,修畢課程後可銜接高級文憑,繼續升學。
2012
港專文福道校舍於2012年9月正式啟用。為配合個別課程設計,校舍增設多項嶄新的教學設施,包括Art Studio、Cisco Lab、Mac Lab、Computer Server Rooms、健身室及籃球場,全面提升同學的學習效能。
2013
2013
再獲政府教育局分配位於馬鞍山空置校舍開辦學位及專上課程,於2015年正式啟用。
2014
logo-2014
2014-1
成功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根據香港法例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批准港專學院的註冊; 目前,連同公立大學本地只有二十所可以頒授學位的院校。
2014-2
再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$4,480萬元,發展本科教育。馬會的撥款包括協助馬鞍山新校舍進行改建工程及開展「港專賽馬會服務學習計劃」。新校舍將命名為「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」,而校舍大樓則命名為「港專賽馬會大樓」。
2014-3
成立「港專學院」,發展重心在學士課程,並以社會科學為重點,矢志成為一所學生首選的以社會科學為重點的本科學院,並推出首個自授學士學位 - 「社會發展研究(榮譽)社會科學學士課程」。
2015
2015-1
舉辦港專本科校園遊蹤賽暨港專本科校園拓展計劃啟動禮,為雙子校園的拓展籌募經費,為學生塑造更佳的校園環境及學習氛圍。
2015-2
「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」正式投入使用,標誌著港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「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」與「港專賽馬會馬鞍山校園」相距只有兩、三分鐘的步程,造就了港專別具特色的雙子校園。「雙子校園」提供多項針對學科需要的教學設施,例如模擬機艙、模擬酒店客房、運動及健身中心、餐飲訓練中心、專業錄影廠、創意媒體工作室、綜藝館、語言中心、學生中心、電腦中心,培育學生成為職業專才。
2016
logo-2016
2016
港專成立60周年鑽禧校慶啟動禮,以「職業專才教育60年」為校慶口號,展現港專不斷開創職業專才教育先河,為青年提供出路的教育成果,並朝向專業進修大學的發展路徑而努力。
頁頂